7月31日下午,雷建、张大龙、孙堃、蒋红、李济舟做客蓉益说,讨论的主题是“如何营造可持续的社区美空间”,由李济舟特约主持。五位嘉宾共聚一堂,进行了精彩的交流与碰撞,我们将分三期发出此次蓉益说的实录。
李济舟:特约主持人
(武侯社区发展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2021年3月3日,成都市委社治委宣传部联合召开了关于成都市社区美空间的建设行动的新闻通气会,会议对成都社区美空间的理念、要义、目标等等,还有包括建设方案做了一个详细的解读。
今天我们蓉益说的主题,就是结合成都首创的社区美空间的营造,交流美的内涵,与社区的关系,以及如何可持续。
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来看待社区美空间的“美”?因为我们在谈到社区美空间的时候,讲到一个美学应用,所以期待各位嘉宾结合美的议题,给我们进行一个深入的分享。
雷建
社区美空间,不仅是“美”,更多是“魅”。
(武侯区新空间青少年发展中心理事长)
我很有幸在08年的时候,参与成立一个当时应该是整个成都最漂亮的一个美空间,按照香港最新的理念设计,符合儿童和青少年娱乐嬉戏并参与活动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也是第一个由社会组织来运营的一个社区公益性的服务空间。当时的名字叫“武侯青少年空间”,后面经过一段阶段,特别是在14、15年之后,我们类似的空间就越来越多了。
我们讲到美空间,首先是我们怎么看待美?我认为它不是单纯的美丽的“美”,如果只是美丽的“美”,我认为它是不足以表达我们想表达的意思,我们要社区美空间更多是魅力的“魅”,我认为更适合。
它的美是怎么样的,是提供一个消费场景的美,但这个过程中它如何与社区关联?是不是能产生将人们连接在一起的凝聚力?和一般的社区老百姓是什么关系?
第一个是物理层面的“美”,就是你的设计、装修和视觉能看到东西,但过程中我们怎样去让社区参与,社区共同来达成美的共识,那就是凝聚力,不管他用于自己消费,还是未来爱转角的这种商业消费。
第二个“美”是我们的精神,我们能不能融入文化。文化又分为两部分:如果我们是外来的一个陌生群体,空间文化应该倡导谁的文化?我认为是应该一事一议的,特别是我们大量地讲什么是规划,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一个空间。它究竟是挖掘我们所在地的文化,还是挖掘我们外来人的文化,想共同倡导的文化,或者说这群人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我觉得文化的美就是精神的美,它代表我们的灵魂。
第三个就是服务,我们的服务又是两个不同的点。我们所认为的美是不是我们对象认同的?当美空间做出来之后,我们的服务对象的体验感怎么样?它是否符合我们的对象。
最后一个就是美空间它发挥的价值,刚才我们讲到为什么要做美空间,我们要把我们城市做得更美,是因为它不光是一个美的东西,它不光是给我们社区居民,它更多是提升我们整个城市的美,它是创造更多的消费新场景。
张大龙
社区美空间,是邻里关系的公共空间载体
(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总干事)
如果从社区这个层面来讲,我觉得应该有三个层面上的关于美的理解。
第一个是个人的美。我们是引入了很多艺术的视角,通过艺术家资源的介入,希望能够让每一个社区居民,对个人的审美能力有一个提升。我们在做很多的空间项目过程中,会比较强调对在地居民的教育,这也是爱有戏做所有社区项目一直在强调的关于社区教育概念。
我们觉得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要实现我们讲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其实核心就是关于人的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社区美空间的美的引领应该是对个人的能力和意识的引领,这是第一个层面的。
第二个层面,是关于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美,是邻里关系的建设。在城市设计当中,要为我们所有的社区居民提供一个集体活动的载体。以前在农村社区,这样的概念可能会比较模糊会、比较淡化,因为农村社区中,大量的是以地缘和血缘关系构建的居民的关系,但是在城市社区当中,我们居民之间的关系现在是很难被重新建构起来的。
城市社区跟血缘跟地缘没有任何关系,它只跟一个事情有关系,这个地方的房价谁买得起,就决定了谁是我们是邻居,所以它只有经济水平来决定我们邻里之间的伙伴关系。
所以我们要重构社区邻里的关系,需要的就是一个更加开放和具有公共属性的这种空间载体。我们现在城市社区当中,现有的空间载体大部分是商业空间,剩下一部分就是我们政府的行政空间,像我们这样的具有更加开放、更具社会化属性的公共空间是比较缺少的。
社区美空间的第二个美,就应该是重构这样一个邻里关系的公共空间载体,这是第二个层面的理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美,我觉得是要重构我们在地的社区文化。我们讲的社区精神的重塑,因为我们现在的城市社区,是一个邻里关系冷漠和社区一个散沙化的状态,是因为我们大家没有一个共同的社区文化的引领,也缺少一个社区精神的建构,所以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社区美空间。它应该跟在地有非常好的融合,把我们在地的文化重新在这个空间当中重塑起来,然后让我们在地的每一个社区居民,都能够对这个地方有归属感,有认同感,最重要的就是有文化的这种价值观念的引领。所以,我觉得第三个就是我们人和文化、文化和在地的关系重构,这是我对社区美空间这三个层面的一个认识。
孙堃
社区美空间,是我们每个人的一个“完美邻居”
新希望众创空间公共事务总监
社区美空间的概念,其实它是源自于成都最开始的一个中优政策,以及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的主题,在去年的时候,才正式把社区美空间作为一个产品主题提了出来,2021年算是社区美空间的一个元年。
成都市关于“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我们未来要打造多个美空间3000多个,可能我们每个社区都要有一个自己的美空间,我觉得对“社区美空间”这5个字,要把它分成3个段落来看。
空间它一定是一个能够承载社区当地人员,再让这个地方能够产生交集,产生故事的一个地方,这是它的概念。什么是美?其实今年上半年公布了社区美空间的logo,就是一个美字,但它美下面有一个英文,Perfect neighborhood。
“完美邻居”是对于对美字的一个解释,我认为“完美邻居”其实是有两层意思的,一层意思是这个空间会作为我们社区周围15分钟生活圈,空间是我们每个人的一个“完美邻居”,我们在这个空间里面能找到我们自己的一些寄托在里面。
第二个是我们在这个空间里,搭建的是一个社区里每个人产生交集的场景,让我们每个人成为彼此的完美邻居。社区美空间真正有利于促进成都社区治理、社区繁荣、社区商业。在成都市社区美空间的建设里面,我抓到一个我非常喜欢它的一个理念,就是鼓励社区美空间用商业化逻辑和市场化的机制运作。
我们做的空间场景,与现在的这些美空间的政策是不谋而合的,只是我们自己有自己的一些产品,比如说我们在做的一个美空间,入了我们自己的一个产品叫做匠拐拐系列,匠人的匠是充分发挥他们匠人精神,拐是用的是拐角的拐,意思是有点像你一出门拐个角就会发现我们自己辖区内的匠人这样的一些感觉。
在空间里面做商业的人,其实都是我们辖区内的居民,提供的是居民的一些花艺、美甲、家电维修这些便民的服务。我们将空间拿出来给居民作为自己的创新创业来用,从而推进了居民自己做美空间的一个工作。
外形真的非常重要,为什么成都市取名叫美空间,就是特别强调了外形要兼具生活美学。我们要先把人留在那里,怎么留在那里?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我们之前在做美空间的时候也会考虑很多东西,有些地方可能会有接地气一点的风格,有些地方又会用其他的风格,但是总的意见是每个美空间,它的外形要先有一点自己的招式性和特点。
我们美空间的里面的内容和场景,提供的服务是周边居民需要的,但这里面其实会有一个不小的矛盾,就是我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很难做到我们有限的场景里面,能去覆盖到我辖区不同年龄段所有的居民。有的时候我们根据场景的不同,可能要有一些取舍,必须要取舍,我们重点是针对哪一类群体?
在青羊区的草堂街,巴金故里,我们也做了关于巴金文化的一个美空间。我选择做“一头一尾”,抓住巴金文化这个主题线,把老年诗社这样的社群融入进去,然后是学龄前或者是小学儿童的一个关于巴金文学作品的一些学习,相对的可能就会对20~4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没有办法顾及到。然后,当我们做出了一个鲜明主题的判断以后,就尽可能的去做到极致,一个用极致化的服务去体现完美空间的一个场景。
美学的场景前面,必须要强调“社区”这两个字,社区这两个字意味着,它一定是周边居民需要的场景,我们要把社区居民的很多意见能够和我们一些生活美学方面的设计,包括我们商业业态落位的经验,做到一个好的平衡,也就是由社区居民来决定,我们空间的内容里到底有哪些东西,然后我们的空间规划里面将大家的意见做到一个好的整合。
蒋红
社区美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面去呈现更多美的故事
社区规划师
社区美空间,它美的不仅是美的街区,还有美的是我们的活动空间,所以在这些街区的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更多的考虑的是实用性。
之前居民都不愿走出来,因为这条街是不具有人流的,而且他没有居民公共休息的地方,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根据居民的一个需求,设计了应该是成都市的第一个露天剧场,而且设计的公共座椅都是以千里马做的,一个小木马围合而成的一个空间。
同时我们在学校旁边做了三国文化,但是三国文化作为商业社区晋阳街道来说,三国文化不足以去支撑我们媲美锦里和宽窄巷子,所以我们更多的是从这个人物精神层面去对标我们的三国文化中的打拼精神。我们当时就在场景的设计上更多的是考虑了三国文化的娱乐化,三国文化的研学化,以及三国文化的形象化,所以我们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更多的考虑是与学校互动,与学生怎么样去产生链接,让他们真正的能够走入进来。
所以在这个地方,对我们来说它是一个公益先行,以公益的身份来做切入点。
我认为美空间是三美:美空间,美服务,美邻里,因为这个空间它其实就是搭建了一个和居民联系的平台,建立了邻里之间一个议事的空间,所以说我们要把这个空间需要去做什么。
首先要彰显美的特色和美的本质,要有一定的审美的意识,无论是我们的设计和装修,还是重设计重格调,更多的是以美的服务去服务我们的居民,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进来,来享受体验美的空间。
美的环境,让大家在这个里面能够更加的让邻里之间的融合,在这个空间里面去呈现更多美的故事,所以这是我觉得对美的空间,对社区美空间一个认知。美的环境肯定是必要条件,以文化来去重塑社区或者这个城市的一个肌理,让这个空间变得更有文化的一个底蕴,而不是单一的只是一个装修的本质,它的文化是让大家更有一个认同感。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