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成都CSR共同富裕沙龙|疫情防控常态化,社会力量如何作为?
来源:成都市慈善总会 2022-11-08


 image.png

117日下午,成都CSR共同富裕沙龙项目研讨会在成都市慈善总会第二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由成都市慈善总会主办,成都公益慈善创新孵化联合会承办,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析测试中心、洁曼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公益慈善联合会、成都善商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成都格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联合支持。

 image.png

image.png


会议就项目的可行性、设计思路、运行模式以及可持续性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探索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的协同配合,共同抵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共建绿色社区、健康社区、安全社会。

 image.png

成都市慈善总会秘书长蒋银兰、成都公益慈善联合会会长周晓翔,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副主任荣道清,成都农禾之家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郭虹,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刘国平,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肖仲斌,四川省社区文化促进会大健康专委会主任王琨,四川好搭档精英俱乐部执行秘书长陈宏,四川国际商会副秘书长陈俊仁,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科副科长田汶佳,锦江区柳江街道调研员谢志忠,武侯区晋阳街道吉福社区党委书记李含荣,玉林街道玉林社区书记杨金惠,新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苏贞,华美创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华,四川高木安防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杨坤,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天兴社区党委干部符红卫,龙泉驿区新市民志愿者协会会长陈奎安等42名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

 


项目思考

 image.png

成都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成都公益慈善创新孵化联合会秘书长胡彬对项目进行解读

 

image.png

四川国际商会公共卫生消毒专业委员会主任彭森,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介绍项目执行规划

 


专家研讨:项目可行性与改进意见

 image.png

与会专家对项目进行深入研讨


image.png

image.png

与会的各位公益专家、街道社区相关负责人、社会组织负责人分别就项目的可行性、项目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提升方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项目体系机制如何与现有的政府体系、防疫政策、防疫机制进行有效衔接;社区项目实施要做到为社区赋能但不能越位,要为基层工作做加法但不能成为负担;如何动员社区力量参与项目实施与筹款等等……。

 image.png

其中成都农禾之家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郭虹以“备灾仓库”为例,提出了储备防疫物资与志愿者培训,可以通过链接社区内药店、口腔医院、家庭医生等专业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多元力量参与社区防疫服务,在项目设计中主要着重建机制、搭平台,打造健康家园。

 image.png

参会的各位街道和社区代表分别从社区实际需求、难点、解决思路等方面提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一是志愿者和社工团队的建设是重点,以提升专业的素养为目的,与社区实现对接和整合。二是项目是否成功,重点在于如何实现可持续。三是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结合其他项目进行融合发展。四是要充分调动社区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五是要与现行的政府机制相衔接。

 image.png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科副科长田汶佳强调,一是有效整合社区需求,培养一支专业化、执行能力强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队伍;二是结合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特征,防疫微站应提高防控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助力社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提升居民健康意识。

 image.png

本次参会的社会组织代表也纷纷提出了在对项目思考与建议,龙泉驿区新市民志愿者协会会长陈奎安提出,在五社联动的机制下,还需要保障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搭建平台机制,让专业的社会组织能够进入社区有所作为。成都暖心助残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宴小虎提出在项目中,我们不仅是关心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环境健康,还需要关心居民与基层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对于各个专家代表的提问与发言,四川国际商会公共卫生消毒专委会主任彭森也做了解答回应,同时表示,项目的实施主要在于建机制搭平台,为社区赋能;微站的建设核心是在专业能力的建设,后续在五社联动的机制建设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找到方法、找到路径,有效的调动多元的社区力量参与到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中来。

 

 image.png

成都市慈善总会秘书长蒋银兰也对“健康家园”项目的设计与开展提出了几点要求,要实现社区微站的建立与运营的可持续发展;要精准对接社区需求与款物捐赠;微站的资金使用一定要合理合规合法。

image.png

推荐了解